以前昭化叫做葭萌,关于古城,有一句流传已久的民谣,就是“到了昭化,不想爹妈”,不仅折射出昭化从古至今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同时反映了人们对昭化十分赞美和向往的意愿。
昭化古城,位于川蜀之北,秦岭以南,地处金牛古驿道与嘉陵江、白龙江水道交汇处。古城面积29公顷,以城墙为界的城池外形,像一只“葫芦”,而宛延的嘉陵江和白龙江像“葫芦”的藤蔓,所以,有“金线系葫芦”一说。被誉为“全蜀咽喉,川北锁钥”,是古代重兵布控的军事要地,也是川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片热土,是与巴、蜀同为四川早期最开化的区域之一。虽经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特殊历史时期的破坏,但古城的整体风貌得以保存,是国内保存较完好的一座古代县级城邑。这座中华文明的传承之地,尤以三国文化著称于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许多文人雅士、墨客骚人留下了无数的传世之作。以历史文化和三国文化为主题,是集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依山傍水,向我们叙述着它曾经历过的沧桑和它曾拥有过的辉煌!把“到了昭化,不想爹妈”这句民谣用来作为昭化古城的广告语,是要表达昭化古城无论在过去、现在、将来美丽繁荣依然,是个值得人向往和留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