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浙江景点 > 杭州景点
在“品”字牌坊的旁边有一池水,呈半月形,我们称其为“泮池”,也称为“辟雍”,本来指的是为天子教育贵族子弟而设立的大学,因其四周有水,且形状如璧环而得名。
白居易在调任杭州刺史期间,曾到过万松书院,那时候万松书院叫做万松岭报恩寺,白居易为其作过一首诗,诗名就叫《浣(huàn)云池》
在万松书院入口的下方有一座亭子,亭内树立着一块节义碑,亭名则为节义亭。根据《春在堂随笔》一书记载,在清代时,曾有一位落魄书生崔升带着他的妻子陈氏来杭州投亲,投亲未果,以至于潦倒地流落街头,夫妻二人不离不弃,却苦于毫无生计可谋。
在明嘉靖九年,浙江官吏顾璘带领百姓们开山辟路,这一措施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片千姿百态、奇石嶙峋的石林景象。
万松公园有不少奇景,但是最令人赞叹不已的还是要数“卧云石”,卧云石这块石头,矗立于石林的最高处,您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不知眼前景观不同,连同体会到的心得也大不相同。
可汲亭是“梁祝”十八里相送的场景地之一,通常也称它“草桥亭”。在这草桥亭中流传着一个故事——草桥结拜。这个故事讲述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
观音堂位于书院内的,也是“梁祝”十八相送场地之一。梁山伯和祝英台从万松书院出发,中途经过观音堂,当时祝英台在此向梁山伯提出,家中有一个与自己甚为相像的九妹,希望能够许给对方。
正谊堂是万松书院主要建筑之一,也是古代师生们集中学习的课堂。正谊二字,意为要在学习中发扬国学精神,教导学生们要敦厚稳重。走进堂中,能看见在堂内的正中悬挂着“正谊明道”横匾,此四字取自康熙皇帝赐予的“正谊明道,养士求贤”一联。
“万世师表”匾额是当时的儒家学者为了纪念圣人孔子而打造的。此匾额呈深蓝色,四周由金色的方框围成,“万世师表”四字典雅方正、金光闪闪。据说,这是当时的康熙皇帝亲手所写。
孟子曾经赞扬孔子是“集大成者”,所谓大成,指的就是在某一领域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为了铭记孔子的圣人事迹,因此后人便取“大成”二字为大成殿命名。当时的大成殿是师生们祭祀孔子以及历代贤能之士的场所。
明道堂是书院的核心区域。明道堂原名为明伦堂,是万松书院的主要建筑之一,从明清时期到今天,多次遭到毁坏,也多次进行了重建。在这百年之间,可以说得上是命运多舛(chuǎn)了
在书院内的东边,有一座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的陵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于子三墓。于子三出生于1925,别名为于泽西,是山东牟平县人。当时的于子三受浙大“求是”学风的熏陶和革命思想的启迪,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学生爱国民主运动之中
牧羊游 | 景点
牧羊游是一家在线旅游信息内容网站,提供全国及境外旅游景点信息及旅游攻略信息。
Copyright©2024, ahua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1533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