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浙江景点 > 杭州景点 > 上城区景点
书院内的双照井有着梁祝的故事。如果您熟知梁祝故事,一定就知道,这里其实就是“梁祝”十八相送场地之一。据说,在这双照井前,祝英台曾指着水中的倒影对梁山伯说:“一男一女笑盈盈。”
书院内的仰圣门其实是一座卷棚式的硬山建筑,外观宏伟典雅。其门额横匾上写着“高山仰止”四字,“高山仰止”取自司马迁《史记》,表达着对孔子的无限尊崇和敬仰。
走到最高处,眼前便会出现一汪碧水,在这片碧水的岸边立着一座亭子,就这是见湖亭。见湖亭,原为万松书院观景亭,由此原名您便能知道,这其实就是万松书院的最佳观景点。
在明嘉靖九年,浙江官吏顾璘带领百姓们开山辟路,这一措施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片千姿百态、奇石嶙峋的石林景象。
万松公园有不少奇景,但是最令人赞叹不已的还是要数“卧云石”,卧云石这块石头,矗立于石林的最高处,您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不知眼前景观不同,连同体会到的心得也大不相同。
居仁斋,其斋名出自“居仁由义,体用己全”之句,意思就是说,只要一个人拥有仁义之志,也就拥有了一切。“居仁”二字则意为内心存仁,意在告诫学生们应当心存仁义,古时学生们在此住宿与学习,即便隔着漫漫的时光长河
“讲于堂、习于斋”是万松书院主要的教学形式。由义斋正是当时的学生们学习的地方。“由义”两字的意思为遵循道义,借此教育学生们应当遵循本分、安守道义。
在书院内的东边,有一座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的陵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于子三墓。于子三出生于1925,别名为于泽西,是山东牟平县人。当时的于子三受浙大“求是”学风的熏陶和革命思想的启迪,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学生爱国民主运动之中
明道堂是书院的核心区域。明道堂原名为明伦堂,是万松书院的主要建筑之一,从明清时期到今天,多次遭到毁坏,也多次进行了重建。在这百年之间,可以说得上是命运多舛(chuǎn)了
孟子曾经赞扬孔子是“集大成者”,所谓大成,指的就是在某一领域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为了铭记孔子的圣人事迹,因此后人便取“大成”二字为大成殿命名。当时的大成殿是师生们祭祀孔子以及历代贤能之士的场所。
“万世师表”匾额是当时的儒家学者为了纪念圣人孔子而打造的。此匾额呈深蓝色,四周由金色的方框围成,“万世师表”四字典雅方正、金光闪闪。据说,这是当时的康熙皇帝亲手所写。
正谊堂是万松书院主要建筑之一,也是古代师生们集中学习的课堂。正谊二字,意为要在学习中发扬国学精神,教导学生们要敦厚稳重。走进堂中,能看见在堂内的正中悬挂着“正谊明道”横匾,此四字取自康熙皇帝赐予的“正谊明道,养士求贤”一联。
牧羊游 | 景点
牧羊游是一家在线旅游信息内容网站,提供全国及境外旅游景点信息及旅游攻略信息。
Copyright©2024, ahua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1533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