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湖北景点 > 武汉景点 > 武昌区景点
黄鹤楼胜像宝塔又叫做宝像塔或元代白塔,是黄鹤楼故址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筑。胜像宝塔是一种西藏佛教密宗的佛塔,也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最初的塔型,所以也叫做喇嘛塔。
黄鹤楼景区的正门。也有传说黄鹤楼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筑城为守,建楼嘹望。到了唐代,它逐渐演变为名胜景点,文人墨客游览与此,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人称南亭指的就是黄鹤楼的瞰川亭,位于黄鹤楼前台阶中轴线的南侧。是黄鹤主楼的配亭,起美化、装饰作用。瞰川亭坐南朝北,瞰川中的“瞰”指俯视,“川”为水道、河流,意思就是登楼俯视长江,江汉交流,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黄鹤楼景区内的瞰川亭、揽虹亭,分别叫做南亭、北亭,位于黄鹤楼前台阶中轴线的两侧。北亭揽虹亭,是黄鹤主楼的配亭,起美化、装饰作用。揽虹亭坐北朝南。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高度61.7米蛇山顶,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黄鹤楼留云亭是由古时压云亭变名而来。宋代所建压云亭,在武昌蛇山东头的头陀寺顶院。元宪宗八年(公元1259年),宪宗蒙哥抵鄂州屯兵校场,曾亲自登上城东压云亭远眺,观览形胜。
黄鹤楼云衢轩称为北轩,北轩上有曹立庵书写的“云衢”二字。与凝翠轩一样,两轩形制规模相同,轩长12米,宽5米,轩顶都是金黄色琉璃瓦铺设,轩顶四周为单檐翘角,把两轩装饰得富丽堂皇。
黄鹤楼《崔颢题诗图》浮雕位于主楼和南楼之间,与搁笔亭相对,是一座石照壁形式的浮雕。它被称为诗碑,又被称为题诗图。图上雕绘着唐代诗人崔颢在云霞缭绕间,长袖飘逸、峨冠博带、潇洒挺拔、运笔赋诗的形象,图的中央雕刻着他的千古名诗《黄鹤楼》。
黄鹤楼百松园位于蛇山北坡西端,这里占地270平方米,于1985年底动工,1986年建成。初建时,将杂树杂木全部清除,从周围各县各区组织调运适于蛇山生长,并且有观赏价值的大型松木马尾松、湿地松等100余棵移栽此园,当年即见成效,所植松木全部存活。
黄鹤楼石照亭古时候叫做石镜亭。位于公园北区。亭始建于宋代。据史志记载,北宋初年黄鹤楼西下临崖处有块石色苍涩的巨石,明亮如镜,光澈鉴人,每逢夕阳斜射,便炯然发光,名叫石照。
黄鹤楼跨鹤亭的亭名取自跨鹤之仙的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神仙之说,有关黄鹤楼的仙话也在专谈“怪力乱神”志怪小说发展的背景下形成。
黄鹤楼奇石馆建于1990年,原称文苑,是书画、工艺品展览场所。1997年,公园将文苑辟为奇石馆,于1998年就正式对外开放,展馆分为室内和室外展区两部分。室内展出奇石262块,室外有奇石35方,它们分别来自全国各个省市。
牧羊游 | 景点
牧羊游是一家在线旅游信息内容网站,提供全国及境外旅游景点信息及旅游攻略信息。
Copyright©2024, ahua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1533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