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北宋画家张择端,传说他完成此巨作曾受过宋徽宗指点。完成画卷后,由于保管困难,张择端决定将画献给宫廷以求永久保存,于是宋徽宗成了收藏《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人,这在史料中是有据可查的,后来经历南宋、元、明、清、民国,几经周折,今天这幅图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在这可以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感受这幅享誉中外的作品的独特魅力。
台湾的故宫、美国国会图书馆也藏有《清明上河图》,但是只有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的那幅是真迹。因为,1956年国宝还宫,为谨慎起见,两年后故宫博物馆请来了末代皇帝溥仪和他的弟弟溥杰,请他们鉴别。他哥俩是看着这幅图长大成人的,又是他俩将此图盗出皇宫的;他们最有资格发言,也最具有世界性的权威。他们经人民政府多年改造,于建国十周年大赦时成为中国公民,并成为了鉴古专家。他俩来到故宫,仔细鉴定后,一致认定了此图的真实性。
《清明上河图》长卷原长5.28米,宽0.24米,这里的这幅是放大图,能更清晰地看到画中的一事一物。画中有士农工商各式人物八百多人,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不计其数,民居、茅屋、店铺、殿堂、城楼200余间,车、轿、马、骡、船数以百计,这幅图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当时的北宋京都东京城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所以这幅图也是千年古都汴京城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