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坎宫的大公堂是江南唯一的武侯公纪念堂。也是教育后代的大课堂。大公堂始建于元代,历经修茸,规模也有所扩大。建筑面积达700平方米,是全村在外观上最为华丽,最为醒目的建筑,正门上有“圣旨”匾额一块,横匾为“敕旌尚义之门”。据《诸葛氏宗谱》记载,在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武侯公第三十二世裔孙诸葛彦祥捐谷1121石用以赈济灾民,英宗皇帝褒奖他的义举,御赐这二块匾,在当时是极高的荣誉,大门两边二个大字为“忠、武”,大家都知道武侯公生前被刘备封为“武乡侯”,逝世后被刘禅谥封为“忠武侯”,所以大公堂就是武侯公的纪念堂。
这里还有诸葛氏族的直系表,我们以诸葛亮父亲诸葛珪为第一世祖,诸葛珪生了三子,长子诸葛瑾在吴国辅佐孙权,官拜大将军宛陵侯;次子诸葛亮为蜀汉丞相;三子诸葛均为蜀汉长水校尉。诸葛亮47岁得子诸葛瞻,瞻生有两个儿子,长子诸葛尚与父同时战死沙场,次子京一脉相承,子孙绵延。以前家谱都只记载长子长孙,在五代唐时(约公元920-936年)第十五世孙诸葛浰,从成都游学回到会稽,然后到寿昌为县令,几度升迁,都被当地父老挽留,后来在寿昌县病故。浰之子诸葛青,从寿昌迁至兰溪砚山下定居,生六个儿子,这六个儿子的后裔被称为浙江大六支,我们高隆派是第三支承载公的裔孙,大六支后裔主要分布在兰溪、金华、建德和龙游一带,约有一万多人,其中诸葛村就有四千多人。
第二十八世孙诸葛大狮,他善长阴阳堪舆之学和建筑学,他嫌祖居葛塘环境狭隘,子孙不能发达,因而他四处勘踏新居,从王姓人手中购得土地,亲自规划,选以钟池为中心,建造了这个迷离奇特的世外桃园。
诸葛氏谱
《诸葛氏谱》共20卷39本,近八百年已修辑了15次,第15次的首序是陈果夫先生在1947年为诸葛氏谱撰写的。陈果夫,是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合称中国四大家族。
高隆八景图
这是《高隆八景图》,全景分布在诸葛村的四周,从此图可以看到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旖旎风光,使整个村落犹如安置在一座大花园之中,可惜的是因年代久远,部分人文景观只剩下遗址。不过不必遗憾,诸葛村已经在规划实施,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景点会在废墟中重新出现在您的面前。
诫子书
正厅中的《诫子书》,是武侯公54岁时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共86个字,告诫儿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一系列的为人之道。
全文如下: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他对儿子的要求。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告诉孩子时光飞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当自己变得和社会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现在这篇文章是诸葛村教育后代的必修课,幼儿园的小孩子也都会背诵。
在诫子书旁写着:六经以来有二表,就是说诗、书、易、礼、乐、春秋六部经典著作之后,只有前后出师表二篇大文章,但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忠贞不二,忧国忧民,一心想完成全国统一大业的夙愿。
第四进
往四周和上面看:三面为天井,样子似亭非亭,似屋非屋的建筑,这里有个讲究,它在建筑学上称为四梁八柱亭,只能官至丞相的才能营造,这种建筑实属罕见。上方悬挂匾额上的“隆中云礽”四字,是明崇祯年进士诸葛羲为诸葛村提写的,意思是诸葛亮的远代子孙。
第五进
这里高悬的是诸葛武侯公的画像,原画像文革时遗失,这画像是村内第51世孙女所作,以前这里曾是家族中族长、首事们议事的场所,家族中有重大事情,都要在这里举行会议。现在作为展厅供人参观,有兴趣不妨上去坐一坐,亲身感受一番当族长的滋味。
再看看,明正德年间绘制的《高隆族居图》,从这图中可以看到诸葛村明代就很繁华,也可以看到诸葛村十八厅堂的分布位置。还有几幅是诸葛家族中的名贤介绍,他们当中有文人学士,有为官从政的,有中药巨子、医师、企业家、人才辈出群星灿烂。仅据《光绪兰溪县志》记载,明清两代,诸葛村共出进士5人,占全市同期进士总数的5%,共出举人11人,占全市同期举人总数的4.8%,拔贡、岁贡、恩贡、优贡100多人,占全市同期类贡生总数9.8%,还不包括乡贡、选贡、增贡等类贡生数十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全市3名举人,全是诸葛村人。这一时期,仅在《光绪兰溪县志》上列传和栽入人物传略的就多达39人,出任州府以上行政主要官员7人。出任知县、县令的10人,出任州、府教授、训导、教谕的16人,受各种敕封,不含节妇烈女的就有21人,以其余各种名义载入《县志》受褒奖的近200人。明洪武北平制造局大使诸葛伯衡,明嘉靖风阳府尹擢刑部给事中诸葛岘分别载入《四库全书 万姓统谱》。
诸葛亮后裔的勤奋好学,向上进取的辉煌业绩,更增添了兰溪人文荟萃的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