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烈亭的命运和祖国的近代史一样,都是命运多舛,历史上反反复复被破坏和被重建。“崇烈亭”前身叫做“午炮亭”。清末民初,为了统一全城的时间就在亭中放置了一门黄铜大炮。每天正午向长沙城鸣炮三声以此来作为长沙城的标准时间。1929年为了纪念济南“五三惨案”中遇难的同胞就将午炮拆除,改建成“国耻纪念亭”。
可惜的是该亭后来毁于“文夕大火”当中。长沙会战以后,同样也是为了纪念牺牲的将士们,当时的湖南省政府就在“国耻纪念亭”的原址上建造了“崇烈亭”。现在您来看看这一幅长联:“百战清胡尘精忠争日月辉光大节壮山河增色,四阿延楚忘长剑指天狼落处神弦迓甲马来时”。它的意思是说:经历了百战,清除了日寇带来的灾难,精忠报国为日月增添光辉,以民族气节为山河增色。
“四阿”意指:阿哥、阿姐、阿弟、阿妹泛指中华儿女,中华儿女发扬湖湘威风,载歌载舞的迎接凯旋归来的队伍,充分赞扬了中国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勇于斗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