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涛飒飒、流水潺潺,置身“山水画廊”中,处处是画,您是否真实地体会到“车在山中走,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感觉?静静感受徐霞客笔下所述的“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意境,真可谓“第一峰归来不看画”! 您的视线往下看,徘徊曲折的公路如一条白玉带般,左弯右绕到跟前,往前看,层层苍翠的石峰,在云雾间若隐若现,随游人遐想可见群仙出巡,情人偶语,猴王偷药等一幅幅如仙景的画图。据说这里曾有一位诗人来时,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灵感突至,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诗,“峰回路转上天门,玉帝群仙正稽巡,只见猴王偷圣药,画廊景色岫飘云”。您知道自古以来,东南西北以“南”为大,历代皇帝不都是面南朝圣的吗?您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天帝的天宫就在天南,而要进天宫必须得进“南天门”。站在观景台上,环视四周,可见群山层峦叠嶂,犹如莲花吐蕊;俯视足下,可见清溪蜿蜒而流,平安大道似阴阳八卦曲折伸延。
身置青山碧水间,一览众山小,犹如天仙,静观繁华人间。细观左侧岩峰,绝壁与青峰彼此映衬,险中有峻。再看右侧丛林与层岩相互错落,峻中有险。意味更加深长的是,周围的山头均朝此峰倾斜,似有朝拜之意。您今天兴趣盎然地跨过这道南天门,您是否领略到了这神仙境界是多么让人留连忘返呢?
如果您喜欢摄影,在这画廊里会发现一件别样的礼物,那就是这棵神奇的天门迎客松,它是天门景区的忠实守护神,它姿态苍劲优美,冠形平展,似有与黄山迎客松相媲美的雄心壮志。
它那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见了不能不称奇,一般说,凡有土的地方就能出草木和庄稼,而这棵松是从坚硬的砂岩中长出来的。在这片风景区,到处都生长有这种松,它们生峰顶、长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迸烈而出,根儿深深扎进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