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安徽 > 宣城 > 泾县

2022年06月11日10:12 移动端

查济古村二甲祠

查济古村:二甲祠又名光裕堂,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16年),它是明王朝最黑暗年代却又是查济鼎盛时期的一座形象工程,无论从营造、雕刻、装饰各方面都达到了较好的艺术境界。至今仍不失为一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采用五凤楼式门楼,门楼下精雕三国演义等戏文图案,门墙左右刻有墙裙,花砖护墙。两侧各有一块上马石。因祠堂出过御封的“救驾王”查之恺,“代驾王”查日炜,身份显赫。故建筑也气派不凡,门槛也比较高。大门两侧有一对非常大的汉白玉石鼓,是整个家族身份地位的象征。额坊上昔日挂的是查之恺的一品“荣禄大夫”金匾,该祠除出了上述二王外,还有山东朝城知县查天民;山西按察使查铎更是不平,作为理学名臣,万历皇帝为他赐建牌坊,名垂《明史》,清康熙朝予祀北京乡贤祠。武将还有山海关副总兵、宣府总兵查国宁,同袁崇焕为明枢辅孙承宗左膀右臂。现在的“钦点翰林”的金漆红匾,是光绪二十四年查济最后一届钦点的翰林查秉钧,值得一提的是查秉钧的孙子查全性是当今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的化学教授,文革以后恢复高专的制度就是查全性教授首先向邓小平提出的。二千零四年,查全性教授回乡寻根,在二甲祠题字“愿共同发扬查济之光”。进去厅堂,周围全为木质,内墙镶板,这正是二甲祠的独特之处“见木不见砖”,第一进的镶板上贴满了当年祠堂收支帐目,充分体现了当年“祠务公开”制度的健全。这里的木雕、石雕精致非常,青石柱础,所雕人物的喜怒哀乐,表现的淋漓尽致。斜撑上镂空雕“喜鹊登梅”栩栩如生。后堂比较狭小,中间用于祭祀活动及供奉祖宗牌位。两侧耳房用于存放祭祀用品。后堂比厅堂高五个台阶,以示祖宗与子孙地位的差异,这也是封建礼教等级制度在建筑形成上的反映。祠堂曾作为“民俗博物馆”,陈列了从民间收集的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各个朝代的风俗物件。

查济古村相关景点

更多 > 宣城同城好玩的景点

牧羊游 | 景点

牧羊游是一家在线旅游信息内容网站,提供全国及境外旅游景点信息及旅游攻略信息。

Copyright©2024, ahua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1533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