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安徽景点 > 宣城景点
查济古村:财神桥,因以前桥头有财神楼,所以得名。财神楼上有“紫气东来”四个题字。传说是春秋时期,函谷关令尹喜看到一团紫色在天空飘过,边断言:“必有圣人过关。”
查济古村:宝公祠,它建于明朝洪熙年间,踞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宝公祠是为纪念中兴五世祖查宝源而建造的。宝公祠一共出了浙江按察使、官至三品的查绛,神童孝廉、著名学者查三聘,“狱中无冤”之称的清官湘潭县令查大期,明威将军、广西中标游击查道生,更有名垂史册、列传《清史》的查崇华。
查济古村:德公厅屋,它始建于元顺帝十年,是顺帝封赐查姓永德公为明曦官而建的一座牌坊,因历代久远,有一定的损毁,但却是砖雕艺术的集中体现地,在三雕中,砖雕的技艺也是最高的,它所用的材料是质地疏松细腻适于雕刻的水磨青砖。一般采用高浮雕加镂空雕的技法。
查济古村-画家村:画家们都说查济是画家的天堂,它移步换景,无论怎样一个角度都是一幅精美的图画,黄铁山、王维新、杭鸣时、陈丹青、陈平都曾在这里写生作画,而柳新生、罗朗更是安家筑巢于此。
这座平宽拱桥叫天申桥,长约10米,宽亦10米,似为正方形,从桥下往上看实为两桥,桥面连为一体,故人称“双桥合壁”,该桥建于明崇祯初年,传说是兄弟俩向母亲竞孝,以方便年迈小脚的母亲出行,双双建桥,受母亲教导,桥面连为一体,寓意兄弟同理连枝,这座桥体现的是孝道和和睦的传统美德,极具有教育意义。
与天申桥200米之距,是查济的代表桥梁——红楼桥。它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嘉庆年重修,为一拱形方桥,长8米,宽5米,拱高10米,整座桥身都被绿色植物覆盖,成为一座绿桥,我们都叫它“一帘幽梦”。
查济古村:洪公祠又名“树滋堂”,始建于明朝,扩建于清初,是查洪源后裔为纪念中兴五世祖所建。大家从外面可以看出该祠背倚岑山南麓,前临许溪、红楼桥,可谓是一座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杰作,有衔山吞水之势。
查济古村:二甲祠又名光裕堂,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16年),它是明王朝最黑暗年代却又是查济鼎盛时期的一座形象工程,无论从营造、雕刻、装饰各方面都达到了较好的艺术境界。至今仍不失为一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采用五凤楼式门楼,门楼下精雕三国演义等戏文图案,门墙左右刻有墙裙,花砖护墙。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五十周年而建。陵园的入口跨公路建有四座七米高具有皖南特色的石阙。四座石阙以数字四寓意新四军的四,七米高隐喻皖南事变悲壮惨烈的七天七夜。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主碑纪念广场由纪念碑、纪念廊、纪念柱和凭吊广场组成。正对面的是纪念碑,它高十二点三六米,宽二十七米。黑色磨光花岗石碑面上,镶嵌着邓小平同志“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纪念碑,它始建于1976年,1980年竣工。纪念塔正面是毛泽东的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纪念塔另一面是周恩来的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致哀”。从山顶俯视,主碑纪念广场和外围的花圃组成一个献给烈士们的巨大花圈。
皖南事变陈列馆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展区总面积1800平方米,皖南事变陈列展采用现代声光电多媒体和泛场景技术真实再现了皖南事变的事实经过,共分“皖南事变的历史背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重建新四军军部和皖南事变英烈”四大部分。
牧羊游 | 景点
牧羊游是一家在线旅游信息内容网站,提供全国及境外旅游景点信息及旅游攻略信息。
Copyright©2024, ahua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1533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