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四川 > 广元 > 昭化区

2022年11月20日15:31 移动端

昭化古城二堂

二堂,又称“清明堂”,是知县调解处理一般案件或者议事的地方。现在改为“历代县令馆,”里面有“历代县令名录”,记录了从建葭萌县开始到1958年撤昭化并入广元县止,前后共2244年历史,有资料可查的历任县令共182位,由于历史久远,还有许多在昭化任过职的县令已无法查证,这里的名录并不齐全。昭化历史上究竟有多少县令?他们都是谁?这可能永远是一个谜。

在县令馆里面,选择了两位县令进行展示。一位叫何易于,另一位叫曾逢吉。小先说何易于,这堂的中间是他的塑像,他的后面就是唐代大文豪孙樵为他写的文章《书何易于》。何易于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呢?我们来阅读一遍《书何易于》就知道了。
唐人孙樵的《书何易于》这篇文章的意思是:何易于曾经做益昌县县令。益昌县离刺史的治所利州四十里,县城在嘉陵江南岸。有一次,刺史崔朴乘着春光明媚,带了许多宾客,坐着大船,唱歌喝酒,从上游放舟东下,船一直到益昌县附近。船到,就下令要民夫拉纤。何易于就把朝板插在腰带里,拉着纤,与几个民夫一起拉着船,跑上跑下奔忙。刺史发现县令在拉纤,很吃惊,问他为什么。何易于说:“现在正是春天,百姓不是忙于春耕,就在侍弄春蚕,一点点时间都不能占用。易于是您主管下的县令,现在没啥事干,可以来承当这个差使。”刺史听了,和几个宾客跳出船舱,上岸骑马一起回去了。

益昌县的百姓多数在附近山上种茶树,收了茶叶赚得的钱完全归自己。正遇到盐铁官具奏朝廷要严格执行专卖制度,皇帝下诏书说,凡专卖物品生产地的官员,不准为百姓隐瞒。诏书贴到县里,何易于看了诏书说:“益昌不征茶税,百姓都还没法活命,何况要增加税赋去害百姓呢!”他下令要差役把诏书铲掉。差役争辩说:“皇上的诏书说,‘官员不准为百姓隐瞒’,现在铲去诏书,比隐瞒的罪名更重。我不过丢一条命,大人您难道不会因此而流放到海角天涯?”何易于说:“难道我为了保自己的性命而使一县的百姓都受苦难?我也不让你们承担罪名。”他就自己放火,把诏书的木牌烧掉了。州里的观察使知道了这事的经过,因为何易于勇于挺身为百姓,到底也没有把这事上报而弹劾他。
本县百姓死了,死者的儿子如果年幼或家业破败无力办丧葬的,何易于常常拿出自己的官俸钱,叫手下人给那家办丧事。百姓来缴租税,其中有头发花白、弯腰偻背拄拐杖的,何易于一定招他过来给他吃东西,并问他政府什么事办得对、什么事办得不对。百姓有事争讼,何易于都亲自和他们谈话,给他们分清是非黑白,犯了罪的,小罪就劝导,大罪就杖打,都当场打发回去,不把他们交给狱吏。他治理益昌三年,牢狱里没有一个罪犯,百姓不知道什么是徭役。以后调派到绵州罗江任县令,治理的方法和在益昌一样。当时,已故的宰相裴公正担任绵州刺吏,特别赞赏何易于的政绩。裴公曾经下到罗江去视察他办理公务的情况,带的随从不超过三个,他就是这样清楚地知道了何易于廉洁和俭约。
关于何易于的故事还有很多,您有兴趣可以慢慢去了解,何易于在昭化桔柏渡“腰笏挽舟”的故事成了千古佳话。后来在桔柏渡挽纤滩头为何易于立一石碑,上书“何易于腰笏挽纤处”,以此纪念。此碑经“文革”扫荡已不知去向。由于县令何易于在任期间清正廉洁,体恤百姓,在他离任的那天早上,城内百姓家家户户门前置放一碗清水,以褒扬他的清正廉洁。后来,昭化城内百姓就沿袭了这一习俗,清官离任时,家家门前置一碗清水,昏官离任时,户户门口放一碗浆糊,用以表示对一任县令“清”与“浊”的评价。
左面这面墙上的这幅精美的图画叫“蚕桑十二事图”,它的作者就是曾在昭化任过职的另一位县令,他的名字叫曾逢吉。曾逢吉,生卒年均不祥,湖北京山举人,清嘉庆十七年出任昭化县令,嘉庆二十一年调任广元县令。道光七年升任四川松潘府同知(知府副职)。曾逢吉在昭化任职期间政绩十分卓著,他培修书院,修缮文庙,扩建粮仓,从而使昭化文教大兴,仓储充实。
曾逢吉在昭化和广元十二年,最大的贡献就是号召和教授群众广泛栽桑养蚕,富裕一方百姓。他利用知府徐秋山令他绿化驿道的机会,大力栽植桑树,他丈量出昭化、广元境内驿道一千零一十里,规定每里栽桑三百六十株,共栽二十三万株。实行谁栽谁管谁受益的政策,逐户核实,造册上报。在县城四周和书院内外栽种官桑,除部分收入归教书先生外,其余用于给超栽者奖励,奖银牌、布、绢等,他还著有《桑树琐言序》、《桑树三利》、《书院官桑记》等书,经过十二年的苦心经营,昭广两县千里驿道桑树成荫,胜过洛阳桃花、江南柳色,在调任的时候,他赶绘了《桑蚕十二事图》并请人用石材雕刻,所以才留存于今。
《桑蚕十二事图》讲的是养蚕剿丝的方法。《蚕桑十二事图》的首图绘的是嫘祖依马小憩,一只蚕虫在一株桑树上悬丝向嫘祖头顶的画面,此图取材于嫘祖与白马的传说。传说上古时代,嫘祖之父是一部落酋长。在一次外出狩猎中与外敌发生战斗,酋长战败,不幸被俘。嫘祖得知消息后万分着急,便召集部落众人商议救父之策,并当众许下诺言,谁救回其父者,她当嫁他为妻。部众均无良谋,然而酋长家的大白马闻言,却长啸一声脱缰而去,傍晚时分驮回了嫘父。可在以后的几天里白马不吃不喝,嫘父觉得奇怪。就问众人,嫘祖就说起曾许诺救父配婚之语。嫘父闻言大怒,说:“人畜岂能婚配?”于是斩杀白马,剥皮暴晒于烈日之下。可刚将马皮晒出,突然狂风骤起,马皮与嫘祖被一同卷上了天空,而后一声雷响,嫘祖化为一只蚕虫,悠然从天上悬丝而下,而埋在土中的白马骨骼渐渐长出一株大树,蚕虫悬挂树上,以叶为食,吐丝作茧。这树后人叫它“伤心树”或“桑树”,寓意着嫘祖那一段伤心的往事。
你可能有所不知,《蚕桑十二事图》的原版原来存在昭化,后被广元市文物管理所收藏,现存于广元皇泽寺内,此幅图是2008年按原样复制的。《蚕桑十二事图》的拓片被前国家纺织工业部和上海博物馆所收藏,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文物。

地址: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昭化古城

交通:南河汽车站买票到昭化古城,票价大概10元

开放时间:08:30-17: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电话:0839-8310919

门票:58元

昭化古城相关景点

更多 > 广元同城好玩的景点

牧羊游 | 景点

牧羊游是一家在线旅游信息内容网站,提供全国及境外旅游景点信息及旅游攻略信息。

Copyright©2024, ahua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1533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