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四川 > 广元 > 昭化区

2022年11月20日15:12 移动端

昭化古城如意照壁

考棚前的照壁,叫如意照壁,下面的底座是清代的,上面部分是原样复建的,照壁中间的图案叫“如意”,是祝愿考生能如愿以偿的意思。
我们先来了解下中国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科举考试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十分重要的选择官员的制度。它始创于隋代,确立于唐代的武则天时期,完备于宋代,而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考试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历代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也的确选拔了不少治国安民的有用人才;但是同时,科举制度又成为了套在广大封建知识分子脖子上的一具枷锁,既禁锢思想,又摧残人才。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鲁迅先生笔下那位因中举而疯的范进。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制度主体无太大的变化,但在举试过程和方式上各个朝代都有所不同。

因为昭化的考棚建于清代,我们就说说清代的科举考试。清代的科举考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等六种,是逐步升高的过程,县试、府试、院试虽分别在县、府、州设考,但都是同一等次考试,每年举办一次,考期在阴历的二月或八月,合格者称“秀才;“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在省城考试,考期在农历八月,中第者称举人;会试每三年举办一次,在京城考试,考期为三月,中第者为贡生,第一名叫做“会员”;成为了贡生才有资格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然后出榜“三甲”,即状元、榜眼、探花,其统称“进士”。在清代,每逢皇帝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
昭化举办的考试,称为县试。也叫“童试”。参加“童试”的人不分年龄,不论年龄多大都叫“童生”或“儒生”。考试合格后被录取者叫“生员”,俗称“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国家按月供给粮食,并可免本人及家人赋税,次等的叫“增生”,不供给粮食,但可免赋税。“禀生”和“增生”是有名额限制的。三等是“附生”,就是入学的学生,没有经济待遇。只有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能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
昭化的县试每次考试的时间为“十天五考”,就是考试要进行十天,就是隔天一考,要考五堂,每堂要考一天。五堂考试全都通过的人,才能成为“生员”。

地址: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昭化古城

交通:南河汽车站买票到昭化古城,票价大概10元

开放时间:08:30-17: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电话:0839-8310919

门票:58元

昭化古城相关景点

更多 > 广元同城好玩的景点

牧羊游 | 景点

牧羊游是一家在线旅游信息内容网站,提供全国及境外旅游景点信息及旅游攻略信息。

Copyright©2024, ahua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1533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