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湖南景点 > 长沙景点
岳麓书院六君子堂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此后多次迁移,又屡有所毁。清嘉庆十七年(1812)重新建在这里。这三间硬山建筑形式的六君子堂,与崇道祠连成一片。
岳麓书院四箴亭,这是专祀程颢(1032-1082)、程颐(1033-1107)的地方,程颢、程颐都是北宋教育家、理学的奠基人,曾问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
岳麓书院船山祠是专祀明末著名学者王夫之的。祠庙原是清道光十三年(1833)创建的湘水校经堂。光绪元年(1875)湘水校经堂迁往河东办学,于是辟为船山祠。
岳麓书院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也是书院的核心部分。自北宋开宝九年(976)岳麓书院创建时,即有“讲堂五间”。
岳麓书院现存湘水校经堂建筑位于讲堂左侧。这湘水校经堂原名成德堂,亦叫做书院讲堂,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清道光十一年(1831),湖南巡抚吴荣光创办湘水校经堂,设在现在的船山祠处,并亲题门额。
在讲堂两旁有南北二斋,分别为教学斋和半学斋,都是以前的师生居舍,过去学生大量的活动时间就是在这里自修,老师定期开讲,解答学生的问题。当年的王夫之、曾国藩以及毛泽东等人都住在这里。
文庙位于岳麓书院左侧,自成院落。明弘治十八年(1505),改名大成殿。正德二年(1507)迁于院左今址。天启四年(1624)重修,正式称为文庙。
岳麓书院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还在招收学生的古代书院,在岳麓书院的前门口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因为岳麓书院从潭州也就是现在的长沙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经来1027年的历史了,所以有千年学府之称。
岳麓书院原先的大门在江滨牌楼路一带的,旧称“中门”,现在的大门建于明代,清代同治年间进行过翻修,采用的是南方将军门式的结构,五间硬山顶式。
岳麓书院楚乐编钟展演室,楚乐是战国时代楚地的汉族音乐,中国古典艺术国粹,至今仍熠熠生辉。尤其是编钟音乐,时而金玉交辉,时而凝重深远的天籁之美。
教学斋位于书院进门的左侧,“教学斋”斋名源于《礼记·学记》:“建国居民,教学为先。”教学斋门联为:“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鹄;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
岳麓书院办学千年,留下了大量有价值的碑刻。碑廊中即嵌立历代遗碑13方及新制的岳麓书院文献史料碑刻27方。在这些碑刻中,朱熹手书的“道中庸”、“极高明”等碑,是书院的重要遗存。
牧羊游 | 景点
牧羊游是一家在线旅游信息内容网站,提供全国及境外旅游景点信息及旅游攻略信息。
Copyright©2024, ahua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1533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