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龙川景区东面龙须山中有一种龙须草,是制造澄心堂纸的主要原料,所以“澄心堂纸”也被当地人称为“龙须纸”。据《文房四谱》所记载,澄心堂纸的制造方法是将原料“于长船中以浸之,于是以大熏笼周而焐之,不上于墙壁也。由是,自首至尾,匀薄如一”。名贵的澄心堂纸被称为“千年寿纸,艺林瑰宝”,是备受历代书画家钟爱的难得之物。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得到澄心堂纸后,就曾感慨说:“此纸不敢书。”
龙须山到处都是龙须草,此草状如龙须,细长柔韧,极富弹性,拉扯不断。短则盈尺,长者一米还多,是造纸的极好原料,龙须山就因为盛产龙须草而得名的。“澄心”则为存放龙须纸的澄心堂了。南唐后主李煜的一些传世杰作,就是写在澄心堂纸上。在赵匡胤灭了后周、后蜀、南汉以后,李后主偏安江宁府(今南京),还设有澄心堂纸藏室。“澄心堂纸弥珍贵,贡于皇家作画图”,南唐李后主珍爱有加并情有独钟,他还有非澄心堂纸不下笔墨的固执,所以特造“澄心堂”以藏之,故世称“澄心堂”纸。当时的朝廷显贵,都以拥有澄心堂纸为荣耀,竞相采购收藏。
龙川景区成功挖掘和展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澄心堂古造纸工艺现场,将“龙草澄心”作为一项访古旅游项目,让游客感受当年“舂杵声声龙草地,长船列列到前村”的空前盛况,勾画出一幅“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迭新墙,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的美丽场景。